ID: 6047552

2.2 采集和创作动画素材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383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采集,创作,动画,素材,教案,格式
  • cover
第 周 第 2 课(章、单元)第2节 第1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二节 采集和创作动画素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 力 理解图层概念 2、掌握补间动画的创建。 过程与 方 法 能够灵活运用flash创建补间动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动画热情。 教材分析 重 点 补间动画的创建和图层的使用 难 点 图层的理解和补间动画的创建 教 法 情景导入、演示法、启发法、任务驱动法 学 法 讨论法、实践法 教 具 投影仪、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先请大家注意观察,我做个示范以便大家理解补间动画的原理。 教师活动:教师从讲台为出发点(起始位置),沿直线走到教室中间停下(结束位置)。 在flash中创建了首帧(起始帧)中对象的坐标,“教室中间”位置就好比在flash中动画尾帧(结束帧)中对象的坐标,改变了首帧和尾帧中对象的坐标属性,就产生了的两点间直线位移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间动画。 二、展示动画,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首先教师展示一个水平从左往右移动的小球动画。接着教师演示创建该动画的创建,让学生学着去创建该动画。教师通过大屏幕给出补间动画创建的步骤和条件。 (一)补间动画创建的四个关键步骤: 1、先把舞台上的对象转换为“元件”; 2、设定起始帧、结束帧两个关键帧; 3、改变两个关键帧中对象的属性,也就是设定动作渐变的动画方式; 4、选中两帧之间任意位置,创建补间动画。 (二)补间动画创作的三个基本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关键帧,即起始帧和结束帧;2、设定动作渐变的动画方式。 3、在这两个关键帧中包含必要的实体对象、组合实体或文字; 活动一:让学生制作一个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小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该动画的创建)。 三、提出问题,引出“图层”。 师:假设小球落到地面弹起,那么,这个地面(水平线)应该放在那里? 生:(学生思考中…) 师:如果舞台上存在静止不动的对象或其它的运动对象,我们需要插入图层把不同的对象放在不同的层中,那图层的作用是什么呢? 活动二:让学生制作一个垂直方向上下有弹跳动感的小球,要求小球在接触水平面时产生压扁效果。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插入图层添加一条直线作地面,提示小球在接触地面时使用任意变形工具改变小球形状从而产生压扁效果,提醒学生要思考小球由“接触地面→压扁→恢复原形”的过程需要插入几个关键帧来实现,最后使用“颜料桶工具”改变小球元件的填充色使之具有立体感。最终效果如下: 师:由此我们发现,物体的运动包括位置变化、大小变化等。所谓的补间动画,就是我们只需改变所创建的两关键帧中对象的属性(包括位置、形状、颜色、角度、透明度等),而这两个关键帧之间的中间渐变过程就由计算机来完成。 四、布置作业,提高练习。 作业布置:添加图层制作小球阴影动画,提示学生设置关键帧之间的缓动值使运动更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给小球填充放射状颜色制作光源投射方向,以确定阴影动画轨迹,最终使小球弹跳动画效果更加逼真现实,效果如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采集和创作动画素材 作业布置: 添加图层制作小球阴影动画,提示学生设置关键帧之间的缓动值使运动更符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给小球填充放射状颜色制作光源投射方向,以确定阴影动画轨迹,最终使小球弹跳动画效果更加逼真现实,效果如下: 教学后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