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8230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的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64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 cover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等基本史实。通过研读教材和史料,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我国民族危机加剧、“瓜分”中国狂潮之间的关系;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基于以上分析,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甲午史鉴》的剪辑部分片断。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段视频,说一说甲午战争前中日双方的准备情况。(参考答案:日本蓄谋已久,早做准备;清政府没有作战的意识和准备。) (过渡)是的,日本虎视眈眈,而大清王朝却歌舞升平。这场中日战争是如何拉开序幕的?双方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一个阴谋———日本挑起战端 教师讲述:19世纪日本间谍在中国进行秘密活动,实际上与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密切相关。这一政策随着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的不断增强而趋于成熟,并在甲午战争中得以实施。 1.“大陆政策” 材料一 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认定“强兵为富国之本”,穷兵黩武,并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198~199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1994 教师设问:根据材料指出,日本制定“大陆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什么?(参考答案:最终目标是独占亚洲,称霸世界。核心是征服中国。) 教师小结: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定为其基本国策,而侵略中国则是其实现称霸世界野心的必然战略步骤。 2.导火线 教师讲述:日本在通过明治维新不断积蓄力量的同时,一直在寻找侵略中国的借口和时机。 材料二 根据今日之形势,日清冲突已不可避免,而早日开战对我有利。开战的口实,除朝鲜自主问题外,别无其他借口。自主问题光明正大,亦可对列国充分显示我国之义举。清国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实则极不完备,不足为惧。 ———杉村濬:《明治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29页,转引自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北京:人民-出卷网-,1994 教师设问: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思考:(1)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2)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为何断定此时是发动战争的有利时机?(参考答案:(1)朝鲜东学党起义;(2)清朝陆海军备不足为惧。) 教师讲述:东学党起义平定后,日本拒不撤兵,反而提出中日两国共同监督朝鲜内政“改革”的无理要求。此时,日本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战争一触即发。 3.战火点燃 教师讲述:尽管意识到了日本的野心,但清政府仍没有认真备战的打算,北洋大臣、驻朝中国军队的真正指挥官李鸿章在国际间四处作揖,每日奔走于俄、英、德、法、美各国驻华公使之间,将和平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诸列强的干涉,迟迟不派兵增援前线。但李鸿章的希望破灭,战火终被点燃。 自主学习:东学党起义平定以后,日本是怎样挑起中日战端的?(参考答案: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 教师小结:当明治维新带来国力的巨大增长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