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农业区位因素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分类、特征,提高区域认知水平。运用图文资料,学会分析影响某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提高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学会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方法,渗透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影响某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某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区位选择。 四、学情分析:民以食为天,学生对部分农产品并不陌生,但是往往都停留在水果、蔬菜、肉类好不好吃上,至于它们的生产过程对城市学生来说就像海市蜃楼了。当然部分学生会通过电视、互联网、郊外旅游等对农作物生长习性等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也缺乏理性思考。可以说生活已经给学生上了半节课,所以我们要将抽象的陌生的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实践化,才能上好另外的半节课。学生记图和识图水平有限,应加强地图使用。在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需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在语言表述的简洁、准确方面需要加强训练。 五、教学方法:基于课标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教学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少预设关注生成。与教法相对应的采用小组任务单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书】3.1(1)农业区位因素 【新课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吃货地图》,各地美食琳琅满目。“吃货”是美食家,而“货”的食材主要是农产品。 【递进问题】“货”的食材主要来自哪种生产活动?“货”的食材都来自农业的哪种类型? 【板书】一、农业:利用动植物;农林牧渔等。 【承转】多媒体展示“我国水果产品产量构成”,苹果以16.4%所占比重最大;展示“中国苹果优势区域分布”,黄土高原地区产量最大。 【递进问题】苹果产区“在哪里”?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产量最大?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板书】二、农业区位:地理位置;要素联系。 【承转】大“吃货”带着小“吃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设计八个旅行地,旅行方向是在中国大地上从南走到北,再从东走到西。 【学生活动】《任务单》学习,班级分成八个小组对应八个旅行地。 活动说明:本活动由四部分组成。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协作探究。原则上每个成员只能提问一个问题或者回答一个问题。根据合作效果、语言表达、回答正误等方面的优劣,评价赋分的区间设定为1-10分。本活动在课下准备,课上每个旅行站的探究时间在3分钟以内。 第一小组《任务单》 活动说明:本活动由四部分组成。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协作探究。原则上每个成员只能提问一个问题或者回答一个问题。根据合作效果、语言表达、回答正误等方面的优劣,评价赋分的区间设定为1-10分。本活动在课下准备,课上每个旅行站的探究时间在3分钟以内。 一、小组成员: 组长: 二、旅行第 站:海南省 海南省,简称“琼”,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位于中国华南地区,界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 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海南岛总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 海南岛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截至2018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25.7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32.0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