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49185

8《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份 含答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57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3份,答案
    《项脊轩志》培优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两膝相比者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2.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能以足音辨人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产生共鸣。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二是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三是写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 C.这段文字,将大家庭分崩离析、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怀才不遇、功名未就之喟叹与对亡妻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动人的魅力。 D.和《五人墓碑记》选择重大题材、阐明生死重大意义不同,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题材尽管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事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4.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某所,而母立于兹。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二、语言运用。 5.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两句人生感悟,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 例句: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 参考答案 一、 1.D【解析】与例句中的“比”同为“等到”之意。 2.D【解析】①介词,凭;②连词,表承接;③④表示动作行为只偏指一方,但意义不同,③指“她”,④指“我”。 3.C【解析】无“怀才不遇”之感叹。 4. (1)庭院中开始是用篱笆隔开,然后又砌了墙,一共变更了两次。 (2)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3)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含义:(1)“始”、“已”、“再”;(2)“而”;(3)“他日”“汝”。 二、 5.秋天给人的不仅仅是凄凉,也有对春天的憧憬。(或:天灾给人的不仅仅是不幸,也有对人生的锤炼) 【解析】本题属仿写题,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同时要考虑话题的积极意义,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定要用。例句中有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伤感”“期待”,仿句时必须注意。 《项脊轩志》基础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文后问题: 1.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