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51310

4.1.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611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1.1,三国,鼎立,西晋,统一,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看图说史:1.东汉末年有哪一些主要的割据军阀?2.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怎么形成的?3.在众多割据军阀中,哪两个军阀实力最强?他们各有什么优势?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10万大军 曹操投入兵力不足1万 战争特点 曹操火烧乌巢, 以少胜多 结果 袁绍战败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曹操率5千骑兵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依据材料,结合课本介绍,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北方? (1)经济上,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 (2)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3)军事上,战术得当,火烧乌巢。 (4)为人上,求贤若渴,虚心纳谏;精于谋略,多谋善断; 宽于待人,胸襟宽广。 曹操实行的屯田制是一种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 "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 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权:占据江东,地庶人多 刘备:势力弱小,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隆中对 曹 刘 孙、刘联军 孙 53岁的曹操曾写下《龟虽寿》,表达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赤壁之战 (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大军南下) 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军10到20万VS孙刘联军不到5万 特点: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大致经过:孙刘采用反间计,连环计,苦肉计,火攻计,大败曹军。 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提示: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根本原因是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主要原因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劳师远征、骄傲自满。 外部原因是孙刘联军结盟抗战,巧用气候,采取火攻,战术正确。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经济发展各有特色,取得了一定成效。这说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有积极意义:政权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权 生产发展的表现 意义 魏国 修建许多水利工程 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 丝织业兴旺,蜀锦有名。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吴国 造船业发达,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以上图表信息说明了什么? 讨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①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分裂)相对秦汉大一统是历史的倒退。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②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角度看:三国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数十个军阀割据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从东汉末年开始,大小数十个军阀割据势力的存在使东汉实际上已经分裂国家,而三国鼎立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如曹魏实际上是在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了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这种局部的统一既是大一统的前夜,又为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马同槽”与司马炎建晋 据《晋书·宣帝纪》载,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十分不快。 “槽”谐音“曹”,“三马同槽”不正意味着三个姓马的人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