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6054654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3.4《它们吸水吗》|教科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三年级
,
上册
,
科学
,
教学设计
,
-3.4
,
它们吸水吗
它们吸水吗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研究了生命世界(植物、动物)内容的基础上,初次接触本单元的内容———物质世界,并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质———纸作为研究物质世界的切入点。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三年级学生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纸和衣服很容易吸水,木头也能吸水,塑料和金属却不太能吸水。学生们也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但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表达不准的现象,让学生意识到材料的特性是与它们构造相关联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打印纸,纸巾、水、杯子、筷子、干毛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平时如果我们不小心把水泼到了桌子上,请问,你将选择用哪种材料来擦干它?为什么? 2.进一步追问:那其他材料就不吸水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材料的吸水性。(板书课题:它们吸水吗) 二、谁更容易吸水 1.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 今天我们把四种材料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示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各一片),你们觉得在这些材料中,谁吸水能力最强呢? 小组同学讨论,进行猜测。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法:在材料上滴水,看它们的吸水能力强弱。 3.要让它们进行吸水能力的比赛,实验的时候怎么做到公平呢? 出示:(1)水要滴得一样多,都滴一滴。 (2)要在相同的高度,同时滴。 (3)做实验过程中还要把实验的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通过实验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会汇报:①不同的材料吸水性不一样。 ②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板书) ③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为什么纸的吸水能力强?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 学生预期使用的方法:看、摸等。 2.教师提示观察方法:我们可以用眼睛看,把它折一折,或把它们揉一揉,也可以把它们撕开来观察,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纸吸水的秘密。 3.教师讲解: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因此具有吸水性,另外纸比较轻,表面比较光滑,易烂…… 四、介绍造纸术 1.纸能吸水是因为它富含纤维,那么它的纤维又从哪里来呢?(出示图片:100%原木浆。)这说明纸的原材料是植物,原来纸的纤维是来源于植物。 2.我国古人就是利用植物的纤维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造纸术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他们造纸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3.播放古代造纸的图片。(古代造纸术: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家蔡伦即使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出示古代造纸的步骤。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用纤维来造一张纸呢? 2.出示实验方法。 下面我们就利用实验桌上的浸泡好的纸浆和材料,与小组成员一同来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教科版(2024)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0-12)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0-12)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0-12)
水到哪里去了 提优练习(含答案)(2025-10-12)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水》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0-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