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71695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12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四,解析,测试题,交融,民族
  • cover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测试题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场战役是( ) A. 官渡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三国演义》里 “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3.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 A. 建立西汉 B. 巩固蜀汉政权 C. 建立西晋 D. 建立东汉 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的国家是( ) A. 西晋 B. 东晋 C. 前秦 D. 宋 5.历史上,发生“八王之乱”的朝代是( ) A. 东晋 B. 西晋 C. 西汉 D. 东汉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   生活的生动写照(  ) A. 汉族 B. 北方游牧民族 C. 女真族 D. 西南少数民族 7.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 匈奴族 B. 鲜卑族 C. 羯族 D. 羌族 8.电视剧《走西口》讲述了民国初年一群饱受生活所迫的山西人,背井离乡走西口的悲凉故事。“闯关东、走西口、下西洋”,是中国有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在中国历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徙,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结果是( ) A. 加剧了南方生态环境的破坏 B. 缓解了北方的人口压力 C. 稳定了南北政权的对峙局面 D.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9.下列关于淝水之战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B. 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C. 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D.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10.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 C. 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1.下列关于云冈石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山西大同市 B. 主要开凿于北魏前期 C. 第20窟露天大佛是代表作 D. 以雕刻和壁画艺术为主 12.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A. 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 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13.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 A. 魏主希望迁都平城 B. 魏主希望以文治理天下 C. 魏主希望迁都洛阳 D. 魏主希望以武治理天下 14.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 A. 对形势估计错误 B. 游牧民族不习水战 C. 军队战斗力不强 D. 攻打东晋不得人心 15.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 A. 用木炭作燃料冶铁 B. 用水排鼓风 C. 灌钢法的采用 D. 用煤作燃料 16.我国南朝的第一个王朝是 A. 齐 B. 陈 C. 宋 D. 梁 17.“东汉末年分三国……”这是一句歌词,它反映了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历史现状,三国分别是魏、蜀、吴。请问三个国家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 蜀、魏、吴 B. 魏、蜀、吴 C. 吴、魏、蜀 D. 魏、吴、蜀 1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8年,哪一场战役的失败使他一统天下的“志”破灭( ) A. 巨鹿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官渡之战 19.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 A. 消灭袁绍的势力 B. 统一北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