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090474

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复习课件(2份) +课时作业+课时练习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6787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必修,2份,练习,作业,复习
    必修3 第一单元 第1课 文化与社会 课时作业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狂犬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导致长春长生的股票价格连续跌停 ②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 ③2018年7月25~2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 ④经国务院批准,良渚古城遗址被确定为我国2019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是经济现象,③是政治现象,故均不选。 2.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②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用文化 ③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 ④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①当选;青铜器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同时人们也在享用着青铜器,②当选;③“只有”表述错误,排除;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德国是制造业大国和强国。德国人对造物的偏爱融入了文化传统,早在16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人们无需遵从教会指令,靠自己辛勤劳作也可获得救赎。可见文化(  ) A.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促进个人成长发展 D.规定经济发展方向 答案 A 解析 德国人对造物的偏爱融入了文化传统,造就了今天德国制造业大国和强国的地位,这体现了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A正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B、C不选。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但不能规定经济发展方向,D错误。 4.(2018·南通一模)近来,博物馆成了“网红”。故宫根据网友提议生产了“冷宫”“御膳房”等冰箱贴,并附一份介绍,说明故宫里并没有“冷宫”。苏州博物馆则另辟蹊径,每年季节性售卖“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当年手植紫藤的种子。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苏州博物馆售卖文征明当年手植紫藤的种子,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正确;通过冰箱贴传播文化,体现了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正确。③④与题意无关。 5.(2018·如东、海门联考)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代表的饮食文化,是大工业时代的经典产物,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社会,生活中没有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客观需求,中国的饮食文化因而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这表明(  ) A.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 B.文化对经济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社会实践的共性决定了文化的共性 D.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答案 A 解析 肯德基、星巴克、麦当劳代表的饮食文化,是大工业时代的经典产物,中国的饮食文化因农业社会的背景呈现多样化的色彩,这些都表明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A项正确。 6.(2018·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四市三模)对图中的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文化与经济实现相互交融 B.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C.我国电影产业取得良性发展 D.国产电影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答案 A 解析 题干体现了我国的“电影总票房”与“银幕数量”不断增长,直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A正确。“电影总票房”与“银幕数量”不能直接等于文化软实力,且“明显”也不确切,B不选。题干只体现了电影的收入,没有体现电影的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