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09534

18《狼》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2161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常考,知识,盘点,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狼》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0多岁才援例成为贡生。76岁时依窗危坐而逝。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还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等。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3.写作特点 (1)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本文篇幅较短,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文章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2)主旨寓于形象之中。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旨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野心勃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当屠户进行防御时,它们还是不甘心地“眈眈相向”。这些动作描写,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议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终归会被识破、被消灭。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露尻尾 止增笑耳 “止”通“只”,仅仅 (2)古今异义 ①少时 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小 ②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③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自胯至膝盖的部分 ④场主积薪其中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⑤盖以诱敌 古义:大概 今义:覆盖;盖子 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今义:一门学科 ⑦止增笑耳 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3)一词多义 ①止:止有剩骨(仅,只) 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②意: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 ③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对方) ④前:狼不敢前(上前,动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名词) ⑤积薪: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 转视积薪后(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⑥其: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代“两狼”) 一狼洞其中(代词,指代“柴草堆”) 以攻其后也(代词,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