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3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学时)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熟练掌握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措施,并为我国牧区游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3.比较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可持续发展。 2.人文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强,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 1.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以当时习近平同志在阿根廷访问为背景,播放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产品和生产条件。 【教师讲解】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产品是牛羊的肉、皮、毛,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其中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南非以牧羊为主,并总结这些国家气候的共同特点: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草场广阔,不适宜发展农业种植,但是适合畜牧业的发展,且其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通过分析,总结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和生产特点。 【总结】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2.展示“南美洲的相关资料图(交通、气候等)”,总结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地茂盛,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促进了牧场商品性经营(其中交通条件尤为重要,应重点分析交通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对于阿根廷开拓全球市场的意义)。 【总结】 区位:气候、草原、地价、交通。 3.分析阿根廷为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采取的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种植饲料(玉米);开辟水源;培养良种牛。 4.通过对疾病防控,让学生了解疯牛病出现的原因。理解同为畜牧业,阿根廷牧场的放养方式和英国圈养方式产生的不同后果。 【当堂训练】 欧洲土地有限,农牧业普遍采取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天然放牧被圈养取代。这对促进欧洲各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如1996年欧洲爆发了疯牛病,2001年2月英国爆发的口蹄疫又迅速在欧洲蔓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①.材料中提到的畜牧业属于 ( ) ①粗放农业 ②密集农业 ③自给农业 ④商品农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②.近几年,在欧洲爆发的疯牛病、口蹄疫等传染性动物疾病的共同特点 ( ) ①都是由于人工活动造成了环境污染,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身体 ②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③只在发达国家发生和蔓延 ④是社会个别敌对势力进行的破坏活动造成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比较我国的游牧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异同,分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内蒙古牧区的借鉴意义,并当堂练习: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布示意图,完成第③题。 ③.关于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呼伦贝尔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潘帕斯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B.呼伦贝尔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潘帕斯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 C.呼伦贝尔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潘帕斯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 D.呼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