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26283

23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答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50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23 三顾茅庐 同步练习 小说中开放性主观表达题的解答策略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结合主旨内容,联系实际,阐发感想,启发思考等类的题目也是小说阅读中的热门考点。 【常见题型】 1.读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2.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答题步骤】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准确把握主题;2.紧扣主题,注意题干中关于联系生活或阅读体验的要求;3.在紧扣主题和语境的基础上尽量使语言流畅生动。 【答题模板】 亮观点+谈理由(结合选文主旨,还可引名言)+联实际(有时题目还要求结合阅读体验)+作总结。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倥偬(kōng)  荷锄(hè) 勒马(lè) 高冈(gǎng) B.踪迹(jì) 云笺(jiān) 松篁(huáng) 轩昂(xuān) C.熟谙(ān) 吟咏(yǐn) 苗裔(yī) 惆怅(chóu) D.纶巾(lún) 愧赧(nǎn) 倾颓(tuí) 存恤(x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学校党委书记要求全校上下,要以思贤若渴的紧迫感,切实强化人才意识。 B.先生三言两语的指点,使我顿开茅塞,找到了研究工作难于突破的关键所在。 C.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诚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D.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 进步。 3.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小说。作者 , (朝代)小说家,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 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 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 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 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