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28082

1.2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00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测量,实验,探究,重要,环节,教案
  • cover
第二节 测量: 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统一计量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刻度尺的读数. 【教学突破】 通过学生操作、教师及时反馈指导的方式,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的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米尺、卷尺、三角板. 学生准备: 刻度尺、体温计、秒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情境1:用什么方法判断? (1)两位同学的高矮; (2)上海的东方明珠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高低. 情境2: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图1-2-1,如何比较两条线段AB和CD、中心两个圆面积的大小. 总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精密定量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测量.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它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长度的测量是物理中一种最基本的测量. 二、进行新课 1.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学生阅读教材“鲁班确定木工尺标准”的有关图文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教师:像鲁班那样,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贸易的交流,1888年国际上制作了米原器作为一米的基准,世界各国都有米原器的复制品.1960年规定米作为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教师补充微米(μm)、纳米(nm),并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 1cm=10-2m,1mm=10 -3m,1μm =10 -6m,1nm=10 -9m.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有个粗略的概念.如: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常用铅笔笔芯的直径大约是3mm,中指指甲的宽大约是1cm,手掌宽大约是1dm,课桌的高大约是0.75m等等. 2.测量长度———迈开科学测量的第一步 活动1:认识刻度尺. (1)情境:出示几种不同的刻度尺,如米尺、卷尺、三角板等. (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各种刻度尺,找出其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3)总结: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是测量准确程度的决定因素. 活动2:你会使用刻度尺吗? (1)提出问题:怎样测量铅笔的长度? (2)学生讨论,交流测量方法. (3)分组测量课桌的宽度. (4)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师: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你认为应该怎样使用刻度尺?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以下几点: ①看:就是观察刻度尺.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量程就是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以及分度值(分度值是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②放:就是如何测量.在测量时要注意两点:A.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起点,如果零刻线磨损了,则应让其他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起点,末端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就是被测物体长度;B.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并且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③读: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教师示范读数) ④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不行的.应懂得根据记录来判断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难点),并举例说明,如123.45m的分度值是1dm. 3.了解误差 学生活动:测量同一本物理教科书的长和宽. 学生进行汇报:两名学生走上讲台演示操作,并面向同学尝试讲解. 教师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