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28534

23《愚公移山》常考知识盘点及练习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2203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愚公移山,常考,知识,盘点,练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愚公移山》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列子 列子(约前450~前375),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2)《列子》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2.文章中心概括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本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只有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3.写作特点 (1)浓郁的神话色彩。 (2)善于运用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的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①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②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③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④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⑤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2)古今异义 ①河阳之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②河阳之北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③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手指 ④指通豫南 古义:直,一直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⑤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⑥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⑧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⑨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⑩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 古义:止 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 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3)一词多义 ①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②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③之:出入之迂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结构助词,“的”) 汝之不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指示代词,“这”)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跳往助之(人称代词,他们)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人称代词,他) ④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帝感其诚(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⑤而: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 笑而止之(连词,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顺承)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 ⑥于:达于汉阴(介词,到) 告之于帝(介词,向) (4)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面山而居 面:原意为脸面,文中指面朝,面对着 ②名词用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原意为用来盛东西和簸粮食的器具,文中指用箕畚装 ③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 险:原意为险要的,文中指险峻的大山 (5)重要句子翻译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北山有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大山居住。?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他苦于山区北边的阻塞,进出都要绕远路?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文: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