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37174

三年级上册科学 4.6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 教科版

日期:2024-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1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上册,科学,空气,占据,空间
  • cover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通过第5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空气确实存在,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空气是一种物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固体、液体这类比较直观的物质能够占据空间容易理解,但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很抽象很难理解。因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很必要的。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1个塑料瓶、1个塑料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教学内容: 本课分为两大教学内容: 1、通过两个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2、通过操作注射器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个环节: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播放 “乌鸦喝水”的故事。并提出问题: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这样的导入,符合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既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他们直观形象地看到瓶子里的石子多了,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就会慢慢上升,乌鸦就喝到水。从而使“空间”这个抽象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什么叫占据空间。对学生来说,占据空间其实就是对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的初步理解。 当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空气占据空间吗?”。如果我们不用小石子,我们能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呢?问题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被激发,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第二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的探究活动。 第一部分的探究活动:主要让学生大胆讨论利用空气把水从瓶中挤出来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老师怎么做。(用橡皮泥封住瓶口,把两根吸管透过橡皮泥插入水中,一根不插入水中,另一根插入水中。从不插入水中的那根吸管向瓶子里吹入空气,水从另一根吸管挤出来了。)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橡皮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将橡皮泥取出,然后向瓶中吹气,观察水还能不能被挤出。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理解,由于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空气占据了水所占据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从而用实证的方法得出空气也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 第二部分的探究活动: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 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这个实验是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大胆预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实验前,提示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放够,不要倒下来。学生交流实验的情况,杯子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纸没有湿,说明水进不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