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7857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3 唐诗五首 野望(幻灯片22张)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7172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唐诗,五首
    (课件网) 唐诗五首 律诗———包括四联(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句五个字的叫五律,每句七个字的叫七律。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计四十字。 七言律诗: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计五十六个字。 绝句———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 五言绝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计二十字。 七言绝句: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计二十八个字。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野 望 王 绩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镐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工诗赋,尤擅五言诗。其诗多写饮酒 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 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 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 具面貌。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听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ɡāo xǐ yǐ dú 文章感知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动态画面。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鲜活了起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比喻隐居不仕。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傍晚。 薄,接近。 徘徊。 归依。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①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日。 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②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小牛,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译文: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③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视,互看 译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的诗句。 ④ 文章解析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和颈联,分析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几个动词"驱"、 "返"、"带"、"归"。 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 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 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使整个画面活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