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8095

五年级上册音乐 第四单元《五月五赛龙会》 教案 苏少版

日期:2024-06-2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03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五月五赛龙会
  • cover
五月五赛龙会 课 题:小学音乐 五年级 教材简解: 女声独唱《五月五赛龙会》选自苏州民歌《姑苏风光》(又名《大九连环》)。《姑苏风光》由六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歌唱了苏州十二个月的美妙景致和民俗风情。《五月五赛龙会》是当中的第三段,用“六花六节调”演唱,描绘了江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歌曲为徵调式,用苏州方言演唱,依字行腔,有低吟浅唱的感觉,富有地方特色的衬词,体现出浓浓的古意和书卷气。在旋律上,以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骨干音以级进进行为主,润腔丰富,装饰音较多且细密,曲调的主要风格曲折委婉,清丽流畅,圆润而细腻。 目标预设: 通过欣赏和演唱《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 通过欣赏,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在欣赏与表演中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 重点难点: 感受歌曲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端午划龙船场景。 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的实践参与和能力培养,在欣赏中获得体验,在律动中获得体验,在表现中获得体验。一首简单的民歌,是一个流动的、具有生命力的“民俗博物馆”,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学生的主动参与,从听、说到唱、演,音乐的情绪就是学生的情绪。 设计思路: 锣鼓声声,龙舟腾驰(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寻音探访,童趣盎然(歌曲欣赏与表现)———意犹未尽,寻绎吟玩(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过程: 一、锣鼓声声,龙舟腾驰———组织教学与导入 (运用看、说、听、动、唱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导入。 多媒体播放刘和刚演唱的《赛龙舟》,学生聆听欣赏。 说说龙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等。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多媒体画面呈示。 复习歌曲《包粽子》。 律动:赛龙舟比赛。(背景音乐《赛龙舟》,分小组进行。) 创编划龙舟的节奏。 创编划桨动作和吆喝声。 生练习:? — | ? ? | 嘿 划 呀 生活动。 寻音探访,童趣盎然———欣赏《五月五赛龙会》 (通过听一听、唱一唱、动一动的模式,让学生在初步感知以后,进行分乐段赏析,在赏析中进行方言模唱,并在模唱中带领学生走进民间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最终热爱音乐。) (一)“阅龙”———初步感受 1、过渡,揭题。 听听,想想。(初步感受全曲,结合《赛龙舟》说说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想想,说说。(根据音乐想象画面和情节) 说说,连连(根据音乐选择合适的画面) (二)“悦龙”———完整感受 1、歌曲分析:(1)方言演唱 (2)一字多音 (3)旋律级进 2、歌曲表现: 歌声悠扬———感受主题旋律 学生聆听并模唱: 五月五是龙船会,揽船摇放浜。(浜:小河) 端阳锣鼓轻轻摇,沙拉一声响。 打一招呀揽船摇放浜,(打招:转向) 再打个招呀摇进山塘。 (在聆听与模唱中体验旋律的变化与起落,感受江民族徵调。) (2)低吟浅唱———为主题旋律配简单的合唱二声部。 (3)一唱一和———表现两个声部。师现场指挥,学生分小组合作。 (三)“跃龙”———歌曲表现 1、整体欣赏一遍 (背景用赛龙舟动画,用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画把孩子们带入情境。) 生欣赏并思考:赛龙舟表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一种精神?———坚强、勇敢、团结、热爱生活、勤劳等。 再听歌曲,提示学生想象画面,并注意提示学生加入划桨动作,老师做鼓手,小组长当旗手。 生律动表现音乐。(通过生动的律动让学生在表现音乐情绪的同时,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社会性和生活性)         意犹未尽,寻绎吟玩———课堂小结 欣赏《大九连环》,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 2、小结拓展一:媒体介绍《姑苏风光》(《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