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欣赏《十面埋伏》(琵琶独奏) 时 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的音色特点、演奏技巧,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体会乐曲情绪。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感受古乐曲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1、欣赏引子段落“列营”和高潮段落“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 2、感受《十面埋伏》的艺术魅力,了解琵琶因演奏技巧不同而音乐效果不同。 教学难点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欣赏乐曲、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并创造性地开展音乐创作活动。 教学方法 谈话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十面埋伏 第一部分:①列营②吹打③点将④排阵⑤走队 第二部分:⑥埋伏⑦鸡鸣山小战⑧九里山大战 第三部分:⑨项王败阵⑩乌江自刎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下面哪些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多媒体出示乐器图片) 琵琶简介: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琵琶的种类很多,但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2、听音乐片段,并回答:哪段音乐是琵琶演奏的?(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 三、目标展示: 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的音色特点、演奏技巧,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体会乐曲情绪。 2、能根据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3、能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感受古乐曲的独特魅力。 四、新课教学: 欣赏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1、初听全曲 师:《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作品……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讲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情境。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的体会,初步感受乐曲表达的情绪。听完之后谈谈你们的第一感觉。(多媒体展现古战场的静止画面) 师:“我们听了这首乐曲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它给你的整体气氛是什么呢?兴奋?激动?还是紧张?” 生:讨论、回答。 2、分段欣赏 师:“下面我们结合音乐故事《楚汉相争》,根据小标题逐段欣赏,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它所运用演奏技巧。”(多媒体显示“小标题”): 第一部分:①列营②吹打③点将④排阵⑤走队 第二部分:⑥埋伏⑦鸡鸣山小战⑧九里山大战 第三部分:⑨项王败阵⑩乌江自刎 (1)欣赏全曲的引子“列营”。 感受琵琶模拟的各种音响(强烈雄壮的军号、炮声、马蹄声)。 (2)欣赏“埋伏” a.播放主题句让学生用“啦”模唱。 b.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模唱主题句让学生分辨哪种能更好地表现“埋伏”。 (3)欣赏“小战”、“大战” a.播放“小战”、“大战”的视频让学生先简单了解古战。 b.播放“小战”、“大战”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句。 要求:边听边思考:哪一段是表现“小战”,哪一段是表现“大战”?哪一段力度更强?哪一段的节奏更紧凑? (4)再次欣赏“埋伏”、“小战”、“大战”三个重点乐段。 指导学生通过模仿琵琶演奏的动作,用身体的节奏律动去感受音乐。 (5)根据乐曲填空: 标题 力度 速度 场面 埋伏 小战 大战 (6)用“埋伏”、“小战”、“大战”为标题进行音乐创作。 要求:用拍手、拍腿、跺脚打节奏为创作手段,运用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进行。 3、再听全曲 要求:带着初听时的初步感受和细听后的进一步理解,展开想象,再次感受全曲,眼前要有多幅画面。听完之后用故事性的语言讲述《十面埋伏》描写的情景。 4、学生展示 5、教师总结 五、课外拓展与延伸 : (一)琵琶曲根据音乐分隔和表现手法不同可分为:文曲、武曲、大曲(文武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