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49834

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第2课时 教案+课件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7553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2课时,教案,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通过学习此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体会“人和”在战争和治国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 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你能列举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细读课文,积累知识 ?通假字: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4)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5)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论点的?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证方法:举例和对比论证、讲道理、类比推理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类推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如:在文章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 三个排比,气势强烈。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