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50529

人教版 信息技术 必修1 第三章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52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信息技术,必修,第三章,信息,智能化
  • cover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一、教材分析: ??? 本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这一节的内容学生一般是很感兴趣的,“人机大战”的材料是对智能化技术的一个继承,揭示出了人工智能的本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有选择地重点讲解一两个智能软件,让学生体验智能化信息加工对生活、工作、学习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本节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挑战性,教师可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多探索与实践。 ? 二、教学目标:   客观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 三、教学内容:     1.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科的历史。   2.能够各种途径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类学习、生活的影响。   3.通过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丰富魅力,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 四、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加工信息 ? 五、教学难点:   1.智能和人工智能   2.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并且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 ?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 七、媒体选择: ???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 ? 教学过程: ?   一、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1、导入:播放卡斯帕罗夫和“更深的蓝”比赛的新闻报道片段;教师简单叙述“人机大战”的历史。   2、教师提问:“更深的蓝”是如何战胜卡斯帕罗夫的呢?   学生答: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也就具备了很高的智能,能针对对手下出每一步好棋,并且不会范错误。 3、教师展示“更深的蓝”运行的剖析视频片段。揭示了卡斯帕罗夫的对手其实是一个象棋大师和软件专家的群体,揭示了“更深的蓝” 的高智能是构建在人类智能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的概念。 (教师鼓励学生:“机器虽然战胜了人类,但是没有我们,机器依然是机器”。学生的反映是很自豪,我认为这样能增强他们驾御信息工具的信心。)   4、“人工智能”的实质内涵:人造的智能,它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1、引入:基于大家对“人工智能”概念的了解和其未来的畅想,那么在我们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智能技术拥有哪些应用呢? 2、模式识别技术。第一章曾经提到的语音识别技术也是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 指纹识别(演示) 语音识别(演示) 手写识别(演示) 机器翻译 ①安排学生体验“机器翻译”的智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参考网址:http:// site.baidu.com/。参考文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师安排实践:把中文翻译成英文之后的英文重新利用百度翻译成中文,然后把翻译后的中文和原文相比较。课堂的效果是学生哈哈大笑,因为翻译的结果很离谱,教师顺势启发学生,以后可以从事专门开发有关翻译的智能技术的事业,使世界真正成为沟通无限的村落。 ? ②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课堂引入时提及)   常用软件:金山快译等(学生了解一些)   实践:   1、使用金山快译,练习中文翻译成英文(先演示后操作思考)   2、再把翻译过来的英文再译成中文   3、思考:与原来的中文是否有区别?为什么?怎样提高翻译质量?   启发、讨论、分析:   a、有区别--机器无感情--因为使用软件--人编写的--(进一步认识本质)   b、原理:在词库中搜索   c、提高质量:进一步完善软件 ? 4、其他应用 ①演示:机器人灭火大赛视频片段、机器人跳舞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②计算机博弈。指导学生从教师机下载“五子棋”游戏程序,给学生实践一下和计算机对战的乐趣,体验智能信息技术。 ③智能代理技术 计算机发展趋势:个性化,人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