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156375

【备考2020】岳麓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十二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课件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135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备考,2020,岳麓,高三,历史,一轮
  • cover
(课件网)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历史岳麓版 高三 新知导入 4.学习西方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兴民权、倡西学)—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5.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民族工业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短暂春天(民国初年1912至1919)—短暂发展(1927至1937)—遭到沉重打击(抗战期间)—日益萎缩陷入绝境(解放战争时期) 6.国共关系:第一次合作(1924至1927)—十年对峙时期(1927至1937)—第二次合作(1937至1945)—再次决裂(1946-1949) 1.列强侵略:1840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中日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日本侵华战争 3.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反侵略斗争:1839虎门销烟—1841三元里抗英—1851太平天国—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1931抗日战争 中国古代史 1.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动与转型(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前) (1)政治上:随着工业文明的扩展,西方列强疯狂对外扩张,1840年、1856年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在屈辱中逐渐迈向近代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近代中国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2)经济上:列强对华商品输出,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3)思想文化上: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以维护清朝统治为前提,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但停留在“器物”层面。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提出君主立宪,向西方学习提升到制度层面。 新知讲解 ▲考点1:1840年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向外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口诀:五议港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英国进出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议 割让香港到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影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2:鸦片战争的续集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英国取得了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 和永久居住权。 1844年美法分别与中国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所有英国人在中国犯任何法律,中国人都管不了, 而是由英国裁判治罪。 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给列强在通商、税收等方面最优惠的待遇,后来甚至发展为“新恩施于他国,亦应准某国一体均沾” ▲考点2:鸦片战争的后续 ▲考点3: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由于自然经济顽固,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提出修订条约,遭到清政府拒绝。 《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口诀:天天公开赔酒行) 承认《天津条约》,增开天津为商户 外国公使进北京 开设11处通商口岸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考点4: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 半殖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