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8516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2讲 莎士比亚的戏剧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378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资料,人教,教学,莎士比亚,补习,练习
  • cover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理想; 2.揣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3.初步领略本剧的悲剧美。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幼年时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登台演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剧本产生的社会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实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字词汇总 创痕(chuāng ) 妒忌(dù ) 惨白(cǎn ) 瞻望(zhān ) 玫瑰(guī ) 墙垣(yuán ) 矜持(jīn) 仓促(cù ) 浩淼(miǎo) 乳媪(ǎo )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体现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理清结构 ■ 【二、解整个剧情 】 全文分成这样四个情节: 开端 13世纪,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美丽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 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窗前,喃喃自语,表达对罗密欧的爱恋之情。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心上人倾吐衷肠。俩人相约:“相爱了,就要信守。” 课本节选的第二幕第二场,是全剧开端中最甜蜜的“月夜幽会”。 矛盾冲突 (1)结婚当天,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兄,两个家族矛盾激化。 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劳伦斯长老认为这是化解两家宿怨的机会,于是下午就替二人主持了秘密婚礼。 可是,秘密婚礼刚结束,罗密欧和朋友在大街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