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0341

22.《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79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 cover
22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标】 1.准确翻译和背诵全文。 2.品味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进行类比,如罗列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3.你知道哪些名句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同吗?请列出两句。 明确:①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②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请列举几例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②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就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水中,青蛙乐于待在其中,给水加热,随着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烫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③《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诠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孟子在文中所说的两个问题,在今天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当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了。(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于一个国家极为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一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把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生于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