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2422

13.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3210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教学设计
    13、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课题 《钱塘湖春行》 备课人: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3、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难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是西湖,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西湖美景中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妆浓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又被称为“诗王 ”“诗魔”。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等。 2、背景链接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3、解题 钱塘湖:杭州西湖 时间:春天 行:行走 有路线 三、【听读朗读】 1、听读课文 2、读准字音———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贾亭(jiǎ) 争暖树(nuǎn) 啄春泥(zhuó) 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 3、诗歌节奏 七言律诗:一般节拍有“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如: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全班齐诵读课文 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四、【疏通诗意】 1、结合注释与自己的预习,小组讨论,互相帮助,想象画面,疏通诗意。(温馨提示:注意依字译句和译文的方法) 2、勾画并质疑,提出组内的疑难词句,班内共同解决。 参考译文: 早春来到孤山寺北贾亭之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只早到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衔泥筑巢。 各种各样开放的花渐渐地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草刚刚没过马蹄。 最爱在景色如画的湖东漫步,总觉得逛不够,信步来到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五、【整体感知】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明确:诗以“孤山寺北贾亭西”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早春景象 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六、【合作探究】 1、可不可以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家家”?这幅画面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不可以,因为“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给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 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颔联 明确:“争”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莺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莺们春天在树上筑巢的忙碌景象,给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 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了具有无限生机的大自然,从而体现了诗人无限喜悦的心情。 3、颈联炼字精妙,请找出用得好的字词,试品一品其妙处。 明确:“乱”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