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3141

14 .背影 (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1341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背影,教案
  • cover
第14课、背影 【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本文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的作用。感悟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指导】 抓住“背影”这一线索,逐段提取内容要点,梳理文章结构脉络。找出父亲所说的话,体会父亲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的深情;反复品读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及攀爬月台动作的语句,体会其作用。从对人物的描写和“我”的心理变化中,感受文章蕴含的浓浓亲情。 【考点】 “差使”“狼藉”“惨淡”“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为中考易考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易考点。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如重庆中考a卷《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就要求指出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作品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秀,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誉为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散文代表作有《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文题解读】 题目“背影”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以“背影”为题,既表明了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印象之深,又为抒写父爱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题目简洁概括,直观醒目。 【背景】 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卷网-1996年版)。本文是一篇回忆之作。1917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其父朱鸿钧被解职,生活困顿。得知祖母去世,朱自清从北京赶赴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火车站惜别,课文中所写的就是当时的情景。 【课文解读】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最字,表明“我”对父亲的“背影”印象至深。} 【部分解】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点明“我”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同时自然引出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交代“我”回家的原因,为下文写父亲给“我”送行及父亲的“背影”做铺垫。同时,家中的不幸也使全文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色彩。}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写“满院狼藉的东西”,渲染悲凉气氛。“我”的“眼泪”是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是悲哀的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语言描写。面对家中的不幸,父亲本来就很难过,却强抑悲苦,反过来安慰“我”,由此足见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关爱} 【段解】 交代“我”回家的原因———祖母去世,回家奔丧。 【字词详解】 ★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chā)差别 (chà)差劲 差 (chāi)差使 (cī)参差 ★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祸不单(dān)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奔丧( bēnsā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bēn)奔波 奔 (bèn)投奔 (sāng)丧事 丧 (sàng)丧失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藉 狼藉 jí 籍 籍贯 ★簌(su)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sù) 簌簌 籁(lài) 天籁 蔌(sù) 山肴野蔌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家中光景”的“惨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