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7693

人教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8课 列夫·托尔斯泰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404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资料,人教,托尔斯泰,列夫,08课,补习
  • cover
知识 1.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伟大的悲剧》、《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背景透视。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托尔斯泰出身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在当时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后来,他于1910年11月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3.文本主题。 这篇人物小传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赞美。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黝( )黑 滞( )留 愚钝( ) 禁锢( ) 轩( )昂 犀( )利 尴尬( ) 藏污纳垢( ) 颔( )首低眉 胡髭( ) 黯( )然失色 广袤( )无垠 甲胄( ) 粗糙(cāo) 5.解释下面的词语。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尴尬: 炽热: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颔首低眉: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参考答案 4.yǒu zhì dùn gù xuān xī gān gà gòu hàn zī àn mào zhòu cāo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难得有高兴的时候。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重点 1.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 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翁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特征。如: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夸张效果:特征突出,形象鲜明。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如: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雨林般茂密的须发。 3.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表,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4.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这样,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5.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