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199922

2019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3073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9,金属,教案,课件,化合物,及其
    课件48张PPT。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的反应 课件37张PPT。第2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课件49张PPT。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课件42张PPT。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课件47张PPT。第3课时 铁的重要化合物 课件31张PPT。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水、酸的反应 课程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掌握钠、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3.掌握钠、铁与水(酸)的反应,了解金属的通性。 图说考点 [新知预习] 一、金属的通性 1.金属的存在及含量 (1)存在: ①形式: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有极少数金属如金、铂等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②原因: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含量: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元素名称) 2.单质的物理性质 (1)共性: ①颜色:除了铜、金外,大多数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②状态:常温下,大部分金属是固态,唯一呈液态的是汞。 ③三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差异:密度、硬度、熔点差别较大。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条件 常温 加热或点燃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实验 结论 ①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小,熔点低,通常保存在石蜡或煤油中 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 4Na+O2===2Na2O 加热时: 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①空气中久置的铝箔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 并不滴落 构成铝表面氧化膜的Al2O3熔点很高(比铝高),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能滴落 ②用砂纸仔细打磨的铝箔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 不能滴落 发生反应: 4Al+3O22Al2O3,生成的Al2O3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能滴落 三、金属与水、酸的反应 1.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①钠浮在水面上 ①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钠熔成小球 ②钠熔点较低,且反应放热 ③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③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④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声 ④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放热并生成气体 ⑤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 ⑤有NaOH生成 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 实验 装置 气体 检验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听到爆鸣声,证明生成了H2 化学 方程式 3Fe+4H2O(g)Fe3O4+4H2 实验 结论 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高温条件下能与水蒸气反应 操作 要领 ①先加热湿棉花部位,待形成水蒸气后再加热铁粉,以防止发生倒吸; ②最初排出的是空气,应加热一会后,再将导管插入到肥皂水中; ③肥皂水不宜太稀,否则吹起的氢气泡太小,点燃时难以有较大的爆鸣声; ④实验结束时,先将导气管撤出,再移去酒精灯,以防止倒吸 2.金属与酸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能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2。 举例: (1)Mg与稀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Mg+2H+===Mg2++H2↑。 (2)Al与稀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2Al+6H+===2Al3++3H2↑。 (3)Fe与稀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Fe+2H+===Fe2++H2↑。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自然界中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  ) (2)自然界中金属都以固态形式存在。 (  ) (3)钠与O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  ) (4)铝抗腐蚀能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使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