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21864

2019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26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069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9部,PPT,26张,交融,民族,北方
  • cover
课件26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 民族大交融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一、新课引入 1.淝水之战二、新课 376年,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时间:交战双方:兵力对比:成语典故:383年前秦VS东晋80余万 8万草木皆兵东山再起 风声鹤唳投鞭断流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东晋: ①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②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③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前秦: ①骄傲轻敌。 ②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③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建立后,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北魏统治者的必然选择。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汉化措施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 魏主(孝文帝)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说汉话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北魏的衣冠制度穿汉服改汉姓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联汉姻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威,人物殷阜。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生产生活相互学习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 相互影响民族交融领域民族交融表现社会习俗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魏晋时期, 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西域的乐器也大量传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小结淝水之战迁都洛阳孝文帝改革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234 1.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 ) A.羌族?? B. 匈奴 C.氐族?? D.羯族 2. 许多的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四面楚歌 ③草木皆兵 ④ 风声鹤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D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