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24024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教案(打包10套)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5550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位数,10套,打包,教案,乘法,师大
    第二单元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第8页情境图,说一说在这个动物乐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小猫与小兔议论吃害虫的事;小猴与小鸡讨论有多少个鸡蛋的事;小熊、小象在买玩具……) 2.提问:对于图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解答?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3)指名汇报。(有的学生提出用连加的方法解答,也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但不会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1)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3箱鸡蛋,每箱20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教师: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学生1:20+20+20=60。 学生2:20×3=60,想:3个20的和,也就是20+20+20=60。 学生3:20×3=60,想: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学生4:20×3=60,想:因为2×3=6(二三得六),所以20×3=60(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教师: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口算方法吗?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2.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2)仔细看图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指名回答。(已知两只小狗各摆了一堆〖XCXSS1;Z*4;Y*4,JZ;P〗,每堆有13个〖XCXSS1;Z*4;Y*4,JZ;P〗。求一共有多少个〖XCXSS1;Z*4;Y*4,JZ;P〗?) 提问:我们该怎样列式?又该如何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并试着口算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3)集体交流。 学生1:13+13=26。 学生2:13=10+3,10×2=20,3×2=6,20+6=26。 …… (4)摆小棒掌握算法。 想一想13×2的意义是什么?(2个13相加) 根据13×2的意义,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来。 小组互相说一说口算顺序。学生边说,边动手操作。 (先拿出表示10×2=20,2个10的小棒是20,再拿出表示3×2=6,2个3的小棒是6,合起来是26,20+ 6=26。) 教师板书:13×2=26,想:13=10+3,10×2=20, 3×2=6,20+6=26。 归纳总结: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例1的“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强调: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让学生完成第9页例2的“试一试”。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发现了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