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32444

人教版语文初中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57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料,人教,2课时,马生序,东阳,11课
    11送东阳马生序(课时1) 知识 1.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雍容典雅,或质朴简洁,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今天下文章,宋濂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 ”。著有《宋学士文集》。 2.背景探寻。 宋濂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即其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召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 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在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自己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这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标题意为:写给东阳县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 3.知识链接。 太学与国子监的区别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当时周王室的太学以南北东西中的方向为序,分别称为“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和“辟雍”。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国子监是元、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子监与太学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但同时,“国子监”出现后,“学”与“监”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嗜:_____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_____ (3)弗之怠。怠:_____ (4)走送之。走:_____ (5)不敢稍逾约。逾约:_____ (6)无硕师名人与游。硕师:_____ 游:_____ (7)援疑质理。援:_____ 质:_____ (8)色愈恭,礼愈至。至:_____ (9)负箧曳屣。屣:_____ (10)以衾拥覆。衾:_____ (11)烨然若神人。烨然:_____ 参考答案 1.明初诗文三大家 太史公 2.马君则 4.(1)爱好,喜爱 (2)借 (3)懈怠,放松 (4)跑 (5)超过约定期限 (6)学问渊博的老师 交往 (7)引、提出 询问 (8)周到 (9)鞋子 (10)被子 (11)光彩照人的样子 重点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同时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①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②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为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④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⑤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 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天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