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33110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7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驱除鞑虏,五族共和
  • cover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叙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救国进行的探索活动。 (2)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2.难点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注意论由史出。以史料为证据,让学生学会由史料中获得信息、分析史料的方法,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设疑激趣,导入主题 1.我们前面学习了《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考考你:⑴“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 2.展示知识卡。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展示课题 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 1.预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能说出1个以上代表中国的名词。能通过预习课文知道部分或全部问题答案 2.阅读知识卡,增强民族意识 1.通过了解中国的别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意识,并为后面“多元一体”的学习进行铺垫 ? 2.加强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了解 ? 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感受“多元一体”内容 快速阅读 ? 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1.你在八年级学过哪些少数民族?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师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补充和评价。如西夏党项族属于羌族一支,匈奴部分西迁欧洲,部分为汉族同化,部分融入蒙古族等知识 2.展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图示,提示学生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你知道鲜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 3.展示“女真族”图示,知道该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 4.感受“多元”: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汉族类似吗?生回答后师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估计学生可以或经过提示说出教材提示的匈奴、羌、鲜卑、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可能说出部分情况但不完整 生回顾并巩固历史知识 ? ? 生回顾知识,了解满族的由来 能感受不同少数民族各有特色 通过问题和提示,引领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感受民族的多元性 ? ? ? 在回顾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认识 增加女真族满族的发展状况与后面的教学相呼应 帮助学生认识民族的多元性 展示图1-47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指导学生读图,思考: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华民族走向一体”有什么联系? 教师教学时注意学法指导。强调“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过渡: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到清朝后期,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学习读图方法,读图思考,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读图方法,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体”的认识 解读史料,探究“驱除鞑虏” 1.展示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