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33476

人教版语文初中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20课 曹刿论战(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838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料,人教,2课时,论战,曹刿,20课
    20曹刿论战(课时1) 知识 1.作品简介。 《左传》,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春秋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背景探寻。 《曹刿论战》记载了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后来,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君位空置。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争相赶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是为齐桓公。鲁国以大军送公子纠返国争夺君位,齐桓公在乾时“以兵拒之”,鲁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齐桓公借机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不听主政大夫管仲的意见,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争夺君位的宿怨,并企图一举征服鲁国,扩张齐国的势力范围。这就是本文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3.知识链接。 编年体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它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能够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都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参考答案 1.春秋 左丘明 2.长勺之战 重点 1.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是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回答。 政治方面:政治上,他深知只有取信于民,审时度势才能取胜。 军事方面:他深谋远虑,细心周到,深谙人心(夫战,勇气也……三而竭和吾视其辙乱……故逐之)。 6.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一致、知人善用); 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与强齐硬战); 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胜)。 7.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从曹刿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 8.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回答) 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从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中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9.根据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