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33819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632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
  • cover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文科综合历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管子·治国篇》曰:“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则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也。”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 C.本末业同时发展的条件不足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义利观改变 25.“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此段文字出自 A.《道德经》 B.《墨子》C.《韩非子》 D.《孟子》 26.有学者认为,明初朱元璋以猛治国,皇权高度集中,至明中后期实际上形成了皇帝、内监、内阁的三角权力关系,皇权成为官僚利益的仲裁者这一角色,因此不再需要事必躬亲,甚至明中叶后在中央决策体系中皇帝已成为一种“垂拱而治”的模式,故此明代皇权“受制于臣下之多,也是历代不多见的。”该学者认为明中后期 A.皇权一定程度受到运行机制的制约 B.部分实现了权力的分权与制衡 C.政治的黑暗腐朽导致中央权力削弱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7.太和九年诏曰:“……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绝望一廛(一家之居),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材。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颁此诏书的皇帝最有可能是 A.汉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明成祖朱棣 D.清雍正帝 28.御史台是唐代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里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jū:审问)案禁系”之权。下列对上述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注重以御史治吏 B.增加监察官人数 C.增设监察部门下属机构 D.削弱御史台职权 29.“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这首诗是唐朝一位诗人在忠州(今重庆忠县)任职时所作,该诗歌平易通俗,用最真诚的情感,记载了忠州百姓最琐碎也是最真实的日常生活。这位诗人应是 A.王昌龄 B.白居易 C.孟浩然 D.杜甫 30.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明代这些政策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不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依附 D.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31.“尽管这些家族富甲王侯,在财富的支配上显然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江津陈氏家族、潼南杨氏家族、巴南彭氏家族、涪陵陈氏等家族从艰辛创业到成为当地著姓望族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营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食盐、米粮、桐油,开办钱庄,经营商号,用赚取的钱票购置大量土地,收取巨额地租。”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传统思想 B.国家经济政策 C.家族宗法观念 D.巴蜀地方习俗 32.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认为一味地静坐读书,“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疲软,以至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C.“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33.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分布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