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6237110

【备考2020】岳麓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央官制的演变 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239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代,课件,演变,官制,中央,政治制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演变 【学习目标】掌握从汉至元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默写复习】 秦朝中央官制: 评价:相互牵制和配合 便于皇帝独揽大权 减少决策失误 【知识点解读】中央官制的演变 1、汉朝: 实质:相权一分为二 巩固了君权 2、隋唐: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分工明确,效率高 既牵制、又补充 3、北宋: 评价: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4、元朝:实行 ,只设 ,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5、明朝: 评价:皇帝的内侍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6、清朝: 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 而设立。军机大臣只能 。 评价: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总结】 【限时训练】 1、唐太宗认为,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 A.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3、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宋真宗想了解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在多次询问后,宰相李沆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 ) A. 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 B. 宋代行政机构效率低下 C.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D. 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 4、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 5、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二府 三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历史岳麓版 高三 【默写复习】 秦朝中央官制 , 评价:相互 和 便于皇帝 大权 减少 1.汉朝中外朝制度 皇帝 (决策) (执行) 中朝 外朝 实质: 相权一分为二,巩固了君权 实质: 相权 ,巩固了 (三公九卿) 中书省 皇帝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起草诏令) (封驳审议) (负责执行) 皇帝 2.隋唐三省六部制 作用: 相权 ,加强了 分工明确,提高了 既相互 、又互为补充 作用: 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 3.宋朝二府三司制 皇帝 中书门下 三司 枢密院 (财权) (行政权) (军权) 三省不参与政事 评价:分散了 强化了 皇帝 评价:分散了相权, 强化了皇权 二府 三司 4.元朝一省制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皇帝 (批红) 皇帝 六部 锦衣卫、东厂、西厂 (票拟权) 内阁 评价:皇帝的 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威胁皇权。 评价:皇帝的内侍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