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42042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二课汉代儒学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1575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民,必修,专题,第二,汉代,儒学
  • cover
课件30张PPT。汉武帝董仲舒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重点:理解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的历史背景。 难点:掌握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正确评价董仲舒新儒学。 臣斯昧死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据材料,归纳李斯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①私学兴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建议“焚书”,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1.焚书坑儒:儒学遭重创根因:秦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为政治权力服务 直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 具体步骤:焚书、坑儒 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1)背景:吸取秦因暴政而亡教训;经济凋敝、百废待兴;黄老学说:修身,养生;刑德并用,以德为主;无为、不要过度剥削与压迫人民“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2.汉初黄老之学:儒学有所恢复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3.汉武帝时国家面临严峻的形势(1)土地兼并严重; (2)诸侯国的威胁; (3)匈奴威胁边疆,边患不定;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为什么不采纳其他学术思想?大汉王朝招聘面试刑罚过于严苛,容易引起暴政。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容易出现地方割据。不适应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且不代表统治阶级利益。汉武帝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推恩令,打击王国势力 建立内朝外朝制度 实行察举制 盐铁官营,发展经济 打匈奴,通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董仲舒(前179—前104),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春秋繁露》(4)董仲舒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  ) 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 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BA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汉代儒学兴起背景: 历史:秦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