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55625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435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一,解析,原卷版,试卷,巩固
    单元测试 人教版(2019)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左传》记载:“封建亲威,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 A.行省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5.《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 A.承认土地私有 B.打击旧的贵族 C.革除陈规陋习 D.强化社会控制 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以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实行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的政策 ③“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④打击匈奴势力,形成稳固的后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9.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朝采取的不同于秦朝的制度是( ) A.设置郡县 B.三公九卿 C.皇帝制度 D.休养生息 10.《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候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 A.恩泽贵族 B.削弱王国势力 C.增加税收 D.实现民族交融 11.《汉书·叙传上》记载:“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12.秦朝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每年地方向中央报告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垦田刑狱、赋役等数字。由此可知,上计的作用是( ) ①加强基层控制 ②监督农业生产 ③平抑地方物价 ④保证赋役征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14.针对“百家异说”的局面,《荀子·解蔽》中认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主观武断,原因是人们往往“蔽于一曲”,认识片面,主张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已掌握的知识),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1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 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