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55866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学案+单元提升+单元检测)(6份打包)

日期:2024-06-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92530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三,6份,检测,提升,学案
    单元检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史》对宋太祖倍加赞誉:“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此种评价是基于太祖(  ) A.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C.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D.实行鼓励贸易的经济政策 答案 C 2.有人评价说,北宋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前代的教训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隐含的关键信息是北宋官员数量庞大,但又行政效率低下,结合“三冗”的史实可以判定C项最佳。 3.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答案 B 解析———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说明中央为遏制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项正确。 4.“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宋代做法的宗旨是(  ) A.保证政府运行平稳 B.加强中央集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提高文臣地位 答案 B 解析 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权力分散导致官员各自为政,不利于政府平稳运行,降低了行政效率,故A、C错误;材料没有关于文臣地位的描述,故D项错误。 5.宋代政治以“事任”为中心,由“依事系任”为原则使多机构和官职分担政务。该原则对宰相带来的重大影响是(  ) A.徒有虚名 B.职权明确 C.禁足军政 D.权力分割 答案 D 解析 本题题眼为“事任”,即按照事务来设置官职,这样就使得宰相的许多具体事务被另外的官职负责,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故D项符合题意。 6.宋代得天下,并未能真正统一全国。他们的大敌□□,已经先于宋立国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文中宋的大敌是(  ) A.西夏 B.辽国 C.金国 D.蒙古 答案 B 7.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  )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答案 D 解析 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的增长,故“经济衰———的说法不合理;“农民起义”是统治危机的结果,不是根本原因;“兵力不足”的说法不合史实;北宋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所以“吏治腐败”是统治危机的根源,故选D。 8.下图皇帝进行的社会变革的中心是(  ) 宋神宗 A.加强军事 B.整顿财政 C.整顿吏治 D.奖励垦荒 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人物宋神宗可知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措施是富国,即开辟财源,解决长期存在的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 9.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  ) 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答案 A 解析 根据提供的这几本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侧重于对历史的总结反思,故A项正确;几部史书的编修,不能确定是否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材料既然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