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6394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38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导学案
  • cover
“三位一体”古诗词阅读教学导学案 课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主备人:杨倩倩 备课组:初中语文“送教下乡”团队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诵读古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关键词句、写法技巧等方面深入理解诗句的内涵。 3.在诗歌的比对读议中,感悟“月”在古诗词中独特的意蕴。 知识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的一生,和月亮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太白诗集中,咏月多达三百余处,足见诗人平生对月之喜爱,乃至死后还留下采石矶乘醉入江捉月的传说。月亮是李白作诗的常用意象,他把月亮当成知音,他把人生的喜怒哀乐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他的众多珠玑般的咏月诗句,使得其作品无处不闪烁出优雅美致、浪漫深邃的意境。 1、快乐起航 (一)游戏激趣:“你来我往”诗词填空小游戏。 1、小时不识月, 。(李白《古朗月行》) 2、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望月怀远》) 3、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4、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二)激情导入: 古往今来,高高悬挂在夜空的这轮月亮,始终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激起诗人内心的涟漪。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而在此之中,诗仙李白便是与明月相伴的典型代表。 你看他,铺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桌前就餐,但见“月光明玉盘”;就是夜半醒来,忽见银灰满地,诗人也难耐激情吟咏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李白诗歌中的托月抒怀。 二、原诗研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研 学 内 容 学 法 指 导 随 堂 笔 记 解诗题 诵诗文 1.写作背景:诗人李白与王昌龄是好友,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不惑之年才得中进士,后因事贬至龙标尉,李白在扬州听说此事,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朋友。 2.朗读技巧: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来源于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常见的朗读节奏划分原则为:四言为两个音节,即2\2式;五言为三个音节,即2\1\2、2\2\1或2\3式;七言为四个音节,即2\2\1\2、2\2\2\1或2\2\3式。 紧扣标题,说说你的发现。(从标题中你能读懂什么? 听读诗歌,要求听准字音和节奏,注意语气和情感。 3.朗读诗歌,要求注意重音和停连,读出节奏和音韵。 研 学 内 容 学 法 指 导 随 堂 笔 记 解诗意 悟诗情 1.古诗释义原则:①信:遵循诗句原意,译文准确无误。②达:通顺畅达,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③雅:优美自然,译文生动形象地表达原诗的写作风格。 2.诗眼:是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词。3.重点词提示:“龙标”,是离京城长安三千里的荒凉之地。 “五溪”:五溪山深水急,道路艰难,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结合注释读懂诗歌的大致意思,用充满诗意的散文化语言描述原诗。 请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关键词。 诗人为何而“愁”? 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①首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殊含义?②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由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类诗探读:《峨眉山月歌》 探 究 内 容 学 法 指 导 随 堂 笔 记 学 以 致 用 触 类 旁 通 1.解读诗歌的步骤: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2.感悟诗情的技巧:知作者晓背景、抓意象品技巧、扣诗眼悟情感3.知识链接: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李白二十几岁时离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