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65040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教案

日期:2024-04-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8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
  • cover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条件反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翼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之“条件反射”。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传递的基础上,并在前一节学习了非条件反射后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非条件反射的概念,为学习本节知识打下基础。本节安排了三部分内容:脑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前先进行知识回顾:反射及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等。本节课先通过脑的纵剖图学习脑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再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并让同学上台讲解;通过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发现历程,得到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并且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最后通过表格比较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区分两种反射类型。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展示,引导他们讨论、思考、发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描述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3)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举例说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 难点: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 资料分析法、讲授法、比较法、提问法、联系生活实际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制作;一盒子的杨梅。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巩固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 3.反射弧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4.反射的概念。 5.非条件反射的形成、参与的神经中枢及例子。 学生听讲并回答。1.反射 2.反射弧 3.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通过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并进行联系、对比学习。 新课学习 脑的结构和功能 阅读P80-81,思考以下问题: 1、人脑由 、 和 等组成。2、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做 ,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上有许多凹陷的 和隆起的 ,增大了其总面积。3、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人体的 、 、 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 都在大脑皮层。4、小脑具有使运动 、 ,维持 等功能。5、脑干具有调节_____ 的中枢,如 中枢、 中枢等。 分别请4位同学上台分析:1、根据脑的纵剖图分析各部分结构。2、根据 “资料分析”总结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学生分析完老师再补充。 大脑:大脑皮层似核桃,有许多沟和回;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类比与脊髓的内侧是灰质,外侧是白质。 小脑:举例醉酒的人走路摇晃,站立不稳,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所造成的。 脑干:关乎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讲解完后,写下板书。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 分步骤展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得出结论:当把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进行多次结合之后,无关刺激转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形成了。条件刺激是在非条件刺激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原来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较弱,直至消退。条件反射的建立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探究人对“杨梅”产生的不同反射 吃杨梅分泌唾液:非条件反射 看到杨梅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谈论杨梅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对从具体信号抽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