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6519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75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教案
  • cover
课题名称:自然灾害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第四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课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一节内容,可见地理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也对第三章的中国的自然资源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因此此刻在教材中具有基础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 3.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分布地区和造成的危害;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 【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和原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社会的范围较小,对自然灾害具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未从地理学知识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因此教学应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在长江和黄河这两节中已有所涉及,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这节课是从系统上学习我国频发的主要的自然灾害,需要把学生平时生活中熟知的知识转化为书中系统的知识。(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地理国情之一就是自然灾害频发,形成正确的防灾减灾的观念。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课件播放有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视频。 同学们观看视频,讨论这种自然灾害给我们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人身财产损失。 教师(承转):对,这种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危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这样我们万一遇到自然灾害就能够从容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知识点一 常见的自然灾害【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54、P55的内容,自主完成) 1.阅读教材第54页,说出自然灾害的含义、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类。__答案:自然环境异常变化中,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__ 2.分析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__答案: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__ (教师点拨) 1.洪涝灾害的含义 2.北方降水少,只会出现旱灾,南方降水多,只会出现洪涝灾害。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极易造成水旱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比较强,推进迅速,会造成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势力比较弱,推进缓慢,会造成北旱南涝。每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会出现伏旱天气;西南季风的强弱和来的早迟,也会给西南地区带来干旱或洪涝灾害。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讨论交流) 怎样识别自然灾害,分析自然灾害形成应具备的条件。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 (教师点拨)  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灾害才称得上是自然灾害,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