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71689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53881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
  • cover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课 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 年 级 高一年级 作者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部编新教材第二单元第1课 课 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模块复习课□ 初/高三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教学设计 1.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共4课。 这一单元在历史脉络上紧接上一单元,是历史的延续,与上一单元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第二单元讲述的这个时期,起始于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军阀混战,形成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第一,这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局面,其余多数时间都是由来自西、北的少数民族主导局势,形成比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国家呈现分裂状态;第二,长期政权分立和对峙,正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政权模式都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汉族在发展中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成分。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方,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这种分裂状态未能继续,继起的隋朝统一了全国,唐朝继承了统一全国的功业,形成了“贞观之治”那样的开明政治局面。正是三国两晋时期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各民族取长补短,推动了唐朝鼎盛局面的出现: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创新,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思想活跃,科技发展,文学艺术达到高峰,民族往来频繁,对外交往密切。这些深层的历史关联是要引导学生认识的。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阶级斗争形势严峻,农民起义,形成五代十国,这是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 2.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课标要求、教学方式简介 本课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教材主要涉及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国家呈现分裂状态;但长期政权分立和对峙,正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民族大融合又为隋、唐统一了全国,出现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制度变化与创新、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本课将采用主题式学习模式,教学围绕主题展开,并对内容做调整。 学习主题一:了解历史发展脉络 学习主题二:了解东晋南朝政局和经济发展 学习主题三:认识十六国和北朝的民族交融 3. 教材立意、内容梳理及逻辑分析、重点、难点 本课的立意和主题:了解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国家呈现分裂状态;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认识民族大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本课内容梳理:第一目,三国与西晋。首先,教材概括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然后介绍了西晋短暂统一;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南方是东晋政权,南北开始进入对峙时期。 第二目,东晋与南朝。教材概括了东晋建立与南朝的政权更替。然后,介绍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第三目,十六国与北朝。教材首先介绍了与东晋对峙的十六国整体情况,突出了前秦政权及民族间的隔阂与战争。然后,教材重点放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汉化政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以后国家统一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在内容的逻辑上,政权分立过程中出现民族间矛盾与战争,但交流与交融在不断增加,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为以后国家统一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教学重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及意义;教学难点则是政权的更迭。 4. 学习者分析 初中教材这部分内容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详尽,用了5课时学习。高中要用1课时学习这部分内容,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是比较紧张。高中学生的学习侧重点到底放在哪呢?高一是为高考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历史思维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