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75593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409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新课标,人教,高中,历史,必修,1课
  • cover
必修三 思想文化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设计 设 计 思 路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 材 分 析 本课属于必修3文化发展演变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中的第1课,在本课内容中,主要包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孔子和早期儒学”、“道家和法家”3目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学 情 分 析 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因此对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知。高中历史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传统思想的内容,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代表;孔、孟、荀的思想主张。 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及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孟子、荀子的“人性论”。 运用:分析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史论结合,分析概括归纳知识;联系现实,阐释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2.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文化,发挥其积极意义。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理解孔、孟、荀等早期儒家思想家的主张; 2.难点: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法设计 材料分析法、对比法、讲述法、谈话法、多媒体课件演示 学 法 指 导 1.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习,不仅要阅读名家的论著,还要注 重了解社会下层民众思想。 2.本专题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材料学习法、思辩学习法来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必修3封面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 生:(回答) 答案提示:孔子、爱因斯坦 师: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出示课件,展示孔子的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论语?子罕》 生:(齐声读) 师: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孔子一样伟大的人物。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无数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在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繁荣局面?又有着那些思想流派及代表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当时社会和后世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推进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1)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除过小说家亦称三教九流)。 (2)“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 总之,“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 师:“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 提示: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四方面归纳 生:借助于教材,讨论。 师:归纳: 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种力量对社会变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