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227

高中政治(人教大纲)第三册 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的看问题 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教案+备课资料

日期:2024-05-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696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备课,教案,办事,客观规律,三节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框 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容说课 第一,本框是第一框的方法论,即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所以,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本框内容多,分量重,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解放思想的含义,理解实事求是的内容;懂得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道人们应该也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明确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解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明白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能力方面 通过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表述规律的客观性,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的论述说明能力;运用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相统一的道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事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学生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教学重点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理论上难度不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议、理解。重点以教师讲授为主。难点问题采用讲、读、议、练相结的方法突破。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所学的内容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运动着的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这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但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人和规律的关系。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我们在讲规律的定义时就明白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既然是固有的,它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人喜欢不喜欢它,承认不承认它,它都客观存在着并起着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人们又把规律叫做客观规律。 1.规律具有客观性(板书) [师]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学生看书回答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板书) [师]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刚才讲的这是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志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这一点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在原始社会初期因为没有这个条件,价值规律自然不起作用,进入其他社会后具备了这个条件,价值规律就发生作用了,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多媒体显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疗远也辍广。”———荀子 [师]荀子的话说明了什么? [生]荀子说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会因为尧是圣君而存在,也不会因为夏桀是暴君而消亡。第二句是说天、地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厌恶疗远而停止冬天、不再疗远。整个意思都是说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具有客观性。 [师]这位同学深刻地理解了荀子的话,很好。总之,这两句话都是在论证自然规律的客观性。那社会规律呢?是否也是客观的?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