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433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藤野先生》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71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藤野先生
  • cover
6 藤野先生 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樱花(yīng)    绯红(fēi) 宛如(wǎn) 油光可鉴(jiàn) 畸形(jī)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解剖(pōu) 匿名(nì) 诘责(jié) 抑扬顿挫(cuò) 教诲(huì) 瞥见(piē) 杳无消息(yǎo)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杳无音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2.背景链接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文体链接 散文是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是指中心必须明确,无论散文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如何灵活,都必须为中心服务。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交流点拨】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二)深层探究 细读课文思考: 1.鲁迅的这段留学生活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些事件? 【交流点拨】(1)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 (2)记叙的事件:①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②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③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④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