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4684

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89495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教案
    部编版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描绘了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场景, 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本文的标题就是出自这首诗,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和袁隆平的相关事迹。 2.朗读课文,准确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件。 3.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拟写一句话新闻。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体会选材特点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作家作品 1.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 《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2.袁隆平: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 (1)观看视频———人物事迹介绍 (2)观看视频———习近平主席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奖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学生活动: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快读课文,画出有效信息,概括事件。 (3)同位之间交流、补充信息。 (4)初步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学生展示信息: 四件事 根据小标题概括 (1).“曾记否的,到中流击水”———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领“绿色革命” 。 学生活动: (1)学生分别朗读标画出来的句子。 (2)朗读后,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袁隆平的精神品质。 (3)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空白处。 (4)全班交流。 2.学生成果展示: 袁隆平是一位 _____的实践者; _____的研究者; _____的捍卫者; _____的寻梦者。 专注敬业,严谨认真 不迷权威,极具韧性 勇于担当,实事求是? 心怀天下,追求不止 3.方法指点 学生活动: 学生再读全文,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总结写好人物通讯的方法技巧。 写好人物通讯要抓好两条线: 过程线: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 思想线:主题思想贯穿于人物典型事例中,反映事物本质意义。 五、再读课文,诱思导学 学生活动 (1)根据课文小标题提示,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一个小组精读一部分内容。 (2)研读角度:选材特点、选材原因、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四个小组长根据组内所获信息,交流、总结。 研读后结论: 本文在选材上特点: (1)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具体、典型事例, (2)细节描写 自主合作: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一) 典型具体事例 (1).1960年7月袁隆平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 (严谨认真,勇于实践) (2).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 (严谨、创新、执着,不迷信权威) (3).1964年7月袁隆平找到了雄性不育株。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四个小组分别展示(二) (4).1992年发表文章反驳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