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86185

高中历史新教材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双基训练金卷(2份解析版)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31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高中,解析,2份,练金,双基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2.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3.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 人物 性格描述 结果 吕端 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被太宗称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以太子太保致仕 毕士安 张洎、毕士安候选翰林学士,最后毕士安胜出,理由是“但(张)履行(资历)远在下尔” 官至宰相。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异常悲恸 寇准 书生气浓,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 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终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 材料表明 A.重文轻武,文官待遇较高 B.政治相对保守,老成持重者受重视 C.理学兴起,重视内心反省 D.科举考试完善所选人才各有所长 4.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 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5.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主要目的是 A.精简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B.冲破门第,任人唯贤 C.消除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6.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 C.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 7.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 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 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 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 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金朝于1153年迁都燕京,此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的统辖与管理 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统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9.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罢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定迁转法,收回世候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忽必烈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世袭制度 B.加强军事控制 C.抑制割据势力 D.控制官吏任免 10.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司隶校尉、贤良文学、起绒锦、《上林赋》 B.宣政院、赵孟睢⑼?钭帧ⅰ杜┦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