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293634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4.4 群落的演替 (共23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325954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群落,演替
  • cover
(课件网)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 火山爆发后生物变化情况 思考: 这些动植物是如何一步步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种变化是一蹴而就的吗? 1883年 所有生物全部死亡 几年之后 出现稀疏小草与1只蜘蛛 1909年 202种动物 1919年 621种动物 1934年 880种动物,小树林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二、演替的类型 1、裸岩上的演替 (1)裸岩上的演替经过哪些阶段? (2)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3)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4)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阅读P78-79,思考问题。 P78讨论3 P78讨论1 P78讨论2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1)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苔藓较高,比地衣在竞争阳光上有优势,故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取代指优势取代, 而非“取而代之”。 1、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与裸岩上演替过程的完全相同吗?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乔木林 2、弃耕农田的演替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发生在裸岩上的 演替过程 弃耕农田上的 演替过程 森林阶段 乔木林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丛 VS 3、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4、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1) 共同点 时间:贯穿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趋势方向:物种多样性增多,群落稳定性提高 原因动力: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区别 起始条件 进展速度 初生演替 先前没有生态系统的地区发生的变化 极其缓慢 次生演替 已存在的生态系统在遭破坏后(土壤等条件保留)发生的变化 较快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 2、措施 3、预期目标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洪涝灾害的频繁的重要原因。 颁布《退耕还林条例》;启动造林等生态工程   预计到2010年,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等地区75%的坡耕地和46%的沙化耕地将被林草覆盖,湖泊面积明显扩大,调节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二、演替的类型 1、裸岩上的演替 2、弃耕农田的演替 3、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 (2)次生演替 4、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