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02416

六年级下册科学微课解读-1.3 制作大晶体-施戎璐 教科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1次 大小:91774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科学,微课,解读,-1.3
  • cover
制作大晶体 一、教学背景 制作大晶体是《放大镜下的晶体》课后拓展制作内容。在学生观察了部分晶体结构,欣赏各种晶体之后,对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呈现出自己制作的大晶体时,学生表现尤为感兴趣。然而,作为课后拓展活动,真正能去制作的学生只有少部分,能制作成功的更是寥寥无几。 因为,我制作了本微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学微课,激发他们课后自己制作大晶体的兴趣,同时以微课视频作为指导,减少学生因制作细节问题而导致的失败,提高学生制作大晶体的成功率。 二、策划计划 1.内容分析 《制作大晶体》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的课后拓展制作内容。本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大晶体的制作。目的是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感受自然的美,品尝制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本微课的重点是制作一个大晶体,难点是成功制作出大晶体。 2.设计意图 在经历了自己看书,老师讲解制作方法,学生基本能掌握制作大晶体的方法。但作为课后拓展制作,缺少教师的带领,集体的组织,大部分很难将兴趣转化为行动。也因为此制作需要静静等待几天,少部分同学无法及时看到现象而中途放弃,十分可惜。 本微课旨在与学生一同经历制作大晶体的过程,同时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指导他们顺利完成大晶体的制作。 3.适用对象 学生自学 4.类型选择 选择的表现形式:演示式 采用的技术手段:录屏式、录音式、软件生成式 5.组织构思 展示制作材料 讲解制作细节 演示制作过程  欣赏制作成品 观看制作结果 6.技术环境 课件版本:WPS 2013 录屏、录音、背景音乐添加、视频合成软件:Camtasia Studio8.0、会声会影。 三、过程实录 1.第一部分:出示课题 用漂亮精美的大晶体做背景图,呈现微课课题“制作大晶体”,让学生第一时间被大晶体所吸引,激发学生制作大晶体的兴趣,同时也了解微课的内容。 2.第二部分:介绍材料 用图片、文字配上语音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图文并茂的介绍制作所需材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些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有的,取材简单方便,降低制作难度,提高学生行动力。 对于部分材料做重点讲解。杯子必须要用干净的,没有洗干净的杯子会影响制作效果。溶解晶体粉末的水最好是刚煮开的一百摄氏度的开水,水温低于八十摄氏度也会影响制作效果。晶体粉末可以用家用的食盐,简单易取。 3.第三部分:演示制作过程 (1)、用五彩的毛根做出自己喜欢的样式。教师举例简单制作了一些雪花,圣诞树,四叶草,棒棒糖等。 (2)、将制作好的晶体原模型用细绳和筷子悬挂在干净的杯子里。悬挂时晶体原模型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注:碰到杯底和杯壁,将会导致大晶体结晶不均匀) (3)、用100摄氏度的开水将晶体粉末溶解,搅拌。待晶体粉末完全溶解后继续加入晶体粉末,继续搅拌,直到杯底的晶体粉末无法溶解为止。将溶液倒入刚才悬挂晶体原模型的杯子里,让晶体原模型被溶液浸没。(注:此步骤不可在杯内直接溶解晶体粉末,再将晶体原模型放入溶液里。如果杯底有晶体粉末未溶解,析出的晶体会先沉到底部,影响晶体颗粒在原模型上的附着,从而影响大晶体的制作效果。) (4)、静置两天。静置时,水温下降速度越慢制作效果约好。如果在冬天制作大晶体,为防止水温迅速下降,可在杯子外部裹上报纸、泡沫等。 4.第四部分:观看制作结果 静置两天后向学生展示大晶体的制作结果。让学生目睹晶体原模型从杯子里拿出来的情景,共同见证这一变化结果。同时观看老师制作的其他大晶体。 5.欣赏大晶体 在音乐声中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大晶体。感受晶体之美,感受大自然之美。通过其他同学作品的展示,再次激励学生自己也要亲手去做做的意愿,起到引导和榜样的作用。 应用建议 本微课为科学的课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