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知识技能: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3.过程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难点: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5课。它和第4课《读懂彼此的心》、第6课《弘扬优秀家风》同属第二单元“我们一家人”。这一单元主要从家庭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理解父母的艰辛,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弘扬优秀家风。 本课设计了三条线索:第一,通过完成家庭责任单,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发现父母的辛苦,增强对家庭责任感的理解。第二,回想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思考自己在家中是否做到了自理自立,经过小组讨论,想想今后可以在哪些方面提高。明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第三,借助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唤醒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遇到问题时,和家人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学情分析: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他们对于家庭有着浓厚的感情。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会对长辈的管教存在逆反心理。 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他们能初步感受到父母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许多学生只会享受来自长辈的关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承担家庭责任。同时,对于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四年级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为家庭做贡献。所以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学会关心和帮助家人。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第二单元第5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5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教时 2 日期 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初步养成珍惜纸张、节约用纸的好习惯,提升绿色生活的意识。 2.知识技能:知道纸在生活中用途广泛、用量大。知道纸的来源,了解纸的生产过程,体会纸的来之不易,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 3.过程方法:在活动中体验珍惜纸、爱护纸的意义,学习节约用纸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纸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白纸张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初步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 难点:了解纸张制作过程,体会纸张来之不易。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第11课。它和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同属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这一单元主要从绿色与环保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绿色与环保时代,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让自己成为“绿色小卫士”。本单元四课是分与总的关系,前三课是并列的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是总结。本课聚焦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引导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将节约纸张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中。 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