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1415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2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知识
  • cover
课 题: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第 10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会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和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抓住题目特点,灵活解答,体现一题多解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复习正比例的意义。 (1)师:成正比例的量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小组讨论)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的关系。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k(一定)。 (2)如何用字母式子表示正比例的关系式?正比例图像有什么特点?(正比例图象是一条从(0,0)出发的无限延伸的射线,这条线上所有点所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都相等。) 2.复习反比例的意义。 (1)师:成反比例的量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小组讨论)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的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一定) (2)如何用字母式子表示反比例的关系式?反比例图象又有什么特点?(反比例图象是一条平滑的曲线。)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成正比例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二、基础训练 1.判断下面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铺地的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块数。 (2)大米的总量一定,每天吃的质量和天数。 (3)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数量一定,加工的时间和加工的总数。 (4)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 (5)圆的周长和直径。 (6)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 2.填空。 如果X:4=6:Y,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已知=Y, X和Y成( )比例。 【设计意图】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为利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三、复习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从甲地到乙地600千米,一辆汽车已行2.5小时行驶了200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路程还要多少小时? (1)学生读题,说出相关联的量。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 (3)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交流。 解:设剩下的路程还要x小时。 200:2.5=(600-200): x      200x=400×2.5 x=5 答:剩下的路程需要5小时。 (4) 师:还有其它解法吗? 2.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给一间房间铺地,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要200块,若改为边长是5分米的地砖铺,需要多少块? 先用数学方法解答,再用比例解答。 (1)学生读题,找出相关联的量:房间的面积一定,地砖的面积和地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2)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后老师讲评。 解:设需要x块砖。 (5×5)x=(4×4)×200 25x=16×200 x=128 答:设需要128块砖。 3.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要注意:(1)认真审题,找到两种相关联的量;(2)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