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6320113

(新课标)教科版物理必修1第2章 1.力 2.重力57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40593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教科,物理,必修,2章,2.重力
    1.力 2.重力 学 习 目 标 知 识 脉 络(教师用书独具) 1.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掌握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重点) 3.知道力的分类方法、弄清力的作用效果.(难点) 4.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点) 5.理解重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难点) 一、力的概念 1.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 (1)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或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表示法和分类 1.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 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2)力的示意图:只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分类 (1)按命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②效果力:支持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2)按相互作用的物体是否接触分为: ①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②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分子力等. 三、重力与重心 1.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其中g就是自由落体加速度,通常取g=9.8 N/kg(m/s2).或g=10 N/kg(m/s2)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测量: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2.重心 (1)重心: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各部分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研究重力对一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决定因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 (3)确定方法: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的位置. 1.思考判断 (1)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3)两个力的大小都是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4)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5)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2.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靠得很近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的推、拉、挤、压、提、吸引、排斥等,故A正确.离的远的物体间也有作用力,如万有引力,故B错误.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产生力至少有两个物体,故C错误.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故D错误.] 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B [物体的重力与地理位置、高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同一地点,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A、C错,B对;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不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而与其运动状态有关,D错.]  力的概念 1.力的四性的认识 物质性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 (2)对于一个指定的力,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相互性 (1)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那么另一个物体也一定同时对这个物体施加了力 (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